非遗课堂·面塑 说到面粉 我们总会想到吃的 馒头、月饼、煎饼、手擀面…… 可是,面粉还有想不到的另一面 那就是面粉艺术品——面塑 和面、发面、上碱、制作 气蒸、着色、保存…… 一团彩色的面团经过手艺人 揉、搓、压、擀 再用小刀点、刻、划、塑 顷刻之间 一件件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的 “小面人”便呈现出来 他们或夸张或生动或搞笑 虽然粗犷朴实 却处处透着亲切雅拙的美感 面塑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俗称面花、礼馍、花糕、捏面人。它以面粉、糯米粉、甘油或澄面等为原料制成熟面团后,用手和各种专用塑形工具,捏塑成各种花、鸟、鱼、虫、景物、器物、人物、动物等具体形象的手工技艺。 本期非遗课堂,一起去学习制作面塑作品。本课程由陕西省文化馆提供,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李元开老师将在线教学,带领大家从基础学习面塑的制作。 1947年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27岁拜山东面塑工艺大师李芳清为师学习面塑技艺。 1987年,其面塑作品《霸王别姬》被评为徐州市民间艺术展优秀奖;2008年被西安市群众艺术馆聘为民间艺术家;2016年,李元开面塑技艺被命名为西安市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其本人被命名为西安市雁塔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面塑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2018年面塑作品《回归》荣获全国第二届 “中华杯”民俗文化艺术作品展金奖,代表作品多为中国传统面塑作品《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英雄人物,戏曲人物福禄寿三星及关公等。 1.《材料与工具》基础教学(初级阶段) 2.《基本动作》基础教学(初级阶段) 3.《准备工作》基础教学(初级阶段) 4.《愤怒的小鸟》实战练习(初级阶段) 5.《小老鼠》实战练习(初级阶段) 6.《快乐小猪》实战练习(中级阶段) 7.《古装仕女》实战练习(高级阶段) 五颜六色的面团、签子、大小号的拔子、梳子、滚子、剪刀等。 1. 揉 2. 搓 以前面塑艺人 “只为谋生故,含泪走四方” 挑担提盒,走乡串镇,制作于街头 深受群众喜爱 但当时的作品只是被当做一种小玩意儿 而如今,面塑艺术作为 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 小玩意儿也走入了艺术殿堂 赶紧跟着老师学习面塑的制作吧! 来源:国家公共文化云
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经过几千年的传承和经营,可谓是历史源远流长,早已是中国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也是研究历史、考古、民俗、雕塑、美学不可忽视的实物资料。
将面团放在手心中,用手掌反复压揉着,最后揉成圆柱形。
揉好面团之后就是搓,取一小部分面团,用双手手掌对其进行搓弄,主要用来作小面人的身体、手、脚等,根据自己的需求搓成不同粗细的条状。
3.压、擀做衣服、飘带等采用压的手法,首先将面团搓圆,如果要做成片的话就用食指和中指压扁然后往左右擀、上下扒就形成一个小圆片。
做面塑首先要准备五颜六色的面团,面团主要是白面和江米,其它需要甘油、蜂蜜和防腐剂进行调配,然后用广告色或者水彩色调制出不同颜色的面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