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铜立人像
年代:商
尺寸:人像高180CM(冠顶至足底),通高260.8CM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青铜立人像是足以领衔的“最高统治者”。雕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以龙纹为主,辅配鸟纹、虫纹和目纹等,身佩方格纹带饰,当具有表征权威的“法带”性质。其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人物正在作法。(图片及上述文字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青铜纵目面具
年代:商
尺寸:高66cm,宽138cm
超现实的造型使得这尊造像显得威凌八方,其神秘静穆、威严正大之气给人以强烈威慑感。它夸张的双眼与双耳象征什么?古文献记载蜀人始祖蚕丛的形象特征即为“其目纵”。在中国上古神话中,还有一个人面蛇身、掌控天地明晦的天神烛龙,其形象特征是“直目正乘”,也就是“直眼球”。纵目面具的造像依据很可能与古史所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象都有关。我们倾向于认为这件面具既非单纯的“人面像”,也不是纯粹的“兽面具”,而是一种人神同形、人神合一的意象造型,巨大的体量、极为夸张的眼与耳都是为强化其神性,它应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图片及上述文字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青铜神树
年代:商
尺寸:高396cm
三星堆神树是中国宇宙树伟大的实物标本,当可视作上古先民天地不绝,天人感应,人天合一,人神互通之神话意识的形象化写照。三星堆神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是中国宇宙树最具典型意义和代表性的伟大的实物标本。(图片及上述文字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戴金面罩青铜人头像
年代:商
尺寸:头纵径14.5cm,横径12.6cm,高42.5cm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包贴金面罩,与古蜀人的宗教习俗有密切关系,且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饰以黄金,其目的并非仅仅为了美观,应是在宗教祭祀活动中具有特定的功用和文化意义。估计金面罩的宗教功能是用为娱神以使神更加灵验,同时,给铜人头像特别加饰金面罩当也表明了其象征特别高贵、权威的身份。(图片及上述文字来源:三星堆博物馆官网)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
外径12.53,内径5.29,厚0.02(单位:厘米)
金质,整体为圆形,厚度均匀,极薄。图案分为内外两层,均采用镂空的方式表现。内层图案中心为一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图案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引颈伸腿,展翅飞翔,爪有三趾。首足前后相接,向着同一方向飞行。飞行的方向与内层太阳芒纹的方向相反。该图案体现了古蜀人的太阳崇拜,以及把太阳看作生命之源的思想感情。(图片及上述文字来源: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官网)
金沙出土的玉璧残片
文物原本是一个整体的大玉璧,上面刻有四只太阳鸟,是古蜀人奉行太阳崇拜的见证。残破的玉璧上刻有一只像凤凰的太阳鸟,画面的构法式是头颈部为侧视,背尾部为俯视。太阳鸟的整体造型用素色单线勾勒,特别是鸟头造型的刻画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尖尖的嘴,铜铃般的眼珠,长长的脖子,身上刻有许多繁复美丽的花纹作羽毛装饰。工匠将鸟儿神态刻画得形神具备,惟妙惟肖。此物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
三星堆新出土玉砖
三星堆新出土的长方形玉砖,体量不大,长度只有十几厘米。玉砖上端中央凿有一半穿的小孔,推测是摆放插件的一个底座。玉砖四面都刻有繁复的纹饰,相对的两个侧面纹饰相同,其中的两个对面刻有兽面纹图案,另外两个对面刻有繁复的太阳鸟图案。有意思的是在太阳鸟左右都刻有蝉纹的象征符号,“夏蝉虽短 向死而生”,众所周知蝉在古代象征死而复生的观念,这里的蝉纹也象征着太阳的东升西落、周而复始。此物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成都地区古蜀先民玉器加工工艺、青铜文明的重要实物资料。